我们知道,只有当过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下,收集的数据才具有随机性,才能按统计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计算过程能力指数。下面,介绍对过程能力进行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1.明确过程能力调查的目的。
首次调查通常是为了摸清过程能力状况,以便必要时采取措施,使过程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以后进行的过程能力复查,一般是为了掌握过程能力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措施,保持过程能力。
2.调查计划的内容。
a.明确所要调查的特殊过程。
b.确定调查过程的产品质量特性,一般选择能定量表示的过程产品的关键特性。这些特性可能要通过破坏性检验或试用调查获得。
c.明确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抽样方案、检验或试验方法,获取什么质量数据,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d.确定判定过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e.确定总协定中心偏移性的分析方法。
f.规定调查的职责和分工。
g.规定调查的时间等。
3.对过程实施标准化作业。
a.对影响过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分别规定操作控制标准。
b.严格按规定的控制标准进行作业,确保过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4.搜集过程的数据。
按上述调查计划,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搜集试验数据。
5.分析过程数据,判定过程的稳定性。
通过利用过程能力图或控制图等统计技术分析过程数据的规律性,以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过程不稳定,应分析原因并找出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改进过程。
6.分析过程数据,判定过程分布中心的相对偏移性。
通过使用直方图等方法,初步判定过程是否为近似正态分布。如果基本形成正态分布,再计算过程分布中心µ (可用近似值代替)和相对公差中心M的偏移性。如果偏移较大并影响产品质量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如果偏移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在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时,可按有偏移的情况计算。
7.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评价过程能力。
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t),评价过程能力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必要时,对过程进行调整、改进。
8.写出过程能力调查报告。
2021/1/14 16:29:57
2021/1/27 17:05:39
2021/3/10 15:48:49
2021/4/8 14:42:32
2021/1/8 16:32:33
我们不单提供专业的软件与服务,我们同时也为客户系统的运行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分享我们在质量管理领域的相关经验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