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帮助中心>


在统计过程中,可以应用各种工具,其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检查表、层别法、直方图、帕累托图、特性要因图、管理图和散布图,统称为常用的七种工具。其中,控制图用来直接监控过程,是七种工具的核心。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又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即关连图法、KJ法、系统图法、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法、矩阵数据解析法及箭头图法。但新七种工具已不是统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只是组织实施、计划调度等所采用的一些简明有效的方法,它们的许多思路来源于运筹学系统工程,这里不作介绍。


七种工具可分为三类:

一、用来作整理和分析数据用的目的:检查表和分层法

二、普通的科学归纳分析方法:帕累托图和特性要因图

三、数据统计方法:直方图、管理图和散布图


01、分层的定义

层别即将很多的数据按照其所持有的特性进行层次划分。将数据以状况、原因分类进行分析的方法。


02、分层的方法

按问题的发生状况分:

 1)不合格项目、缺陷内容

 2)形状、长度、深度

 3)发生位置、发生区域

 4)天气、状态


按可能有问题的原因分:

通常可以根据层别获取比整体事件更多的分析结果。但由于某些层别的失败导致了错误的情报,所以在划分层别的时候必要使用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及经验,也要使用特性要因图,并要检讨其特性质及其同要因的关系,即运用特性要因图里的中骨、小骨的项目划分数据便得到较好的层别,在做层别的过程中,以下事件也是极其重要的:

 1)人的区别:在划分制造要因的层别时,通常也要根据实施人的区别进行层别。(从作业班分析)这样对作业管理、作业方法有益。另外,还可根据性别区分、年龄区分、经验区分。

 2)机械、装置的区别:在有几台相同机械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一台机械的数据进行判断不良原因是否因机械差异而产生,另外,像炉子这样的设备会因位置的不同而温度不同,所以在炉内的位置上考虑层别将会得到良好的效果。

 3)原材料区分:从供应者、前工程、批量、原材料的比例等方面考虑层别。

 4)时间区分:上午、下午、日期、季节

 5)环境区分:温度、湿度、气候、环境状况

 6)作业方法区分:作业的方法、作业条件、批量、测定方法。

一个出色的层别应是将数据层别后,能清楚的将层间的区别表现出来


03、分层的步骤

步骤1:明确层别的目的

步骤2:决定特性值

步骤3:决定层别的项目

步骤4:取数据

步骤5:将数据层别

步骤6:追究错误的原因

步骤7:采取对策


04、分层实例:

例:为查明不良原因实施分层法

某汽车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因折、弯曲所造成的不良多,将所出现的半成品不良按部品进行层别,将半成品不良中占不良比率的再按不良状况现象进行层别,然后将其中大的两项问题进行层别,如此反复试验就可查明不良原因


640.jpg

按原因分的层别项目:

  1. 按人一一按个人、年龄、工作年数、性别、组别

  2. 按机械设备——按机种、号机、型式、新旧

  3. 按原料——按生产厂家、购入地、产地、品牌、进货日期、接纳批量、成份

  4. 按方法——按加工顺序、条件、温度、湿度、转速、力度、销售方式

  5. 按测量检查——按测量器、测量者、测量方法、检查人员、检查方法

  6. 按工夹模具——按夹具、工具、模具、安装工具、螺丝板

  7. 按零件——按生产厂家、制造批量、接纳批量、包装

  8. 按流通——按市场、顾客、销售形式

  9. 按组织——按部门、小组、班组


分层时注意:

  1. 很好的观察分类问题的内容

  2. 数据记录用纸事先设计好,并且能够简单的将分层的数据记录


我们不单提供专业的软件与服务,我们同时也为客户系统的运行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分享我们在质量管理领域的相关经验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