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凡质量特性量测值属于连续性的数据,且制程或批之质量假设呈现常态分配且峰态与偏态均为零。或有鉴于检测成本昂贵、破坏性检验与样本数小者,则采计量值抽样计划。并以样本之平均值与标准差,取代计数值之抽样计划。
抽样计划之设计
※规定生产者冒险率(α)之抽样计划
※ 规定消费者冒险率(β)之抽样计划
※规定生产者冒险率(α)与消费者冒险率(β)之抽样计划

规准型抽样计划基本原理
第一种
假设产品的某项主要品特性已知为常态分配,兹抽取n个样本,根据其样本平均值与样本标准差s,分别作为母体平均值μ与标准差σ的估计值,再订定合格判定上、下限可算出所分配之常态分配曲线在合格判定界限外的面积,此即该批产品的估计不合格率p,若 p 最大允收不合格率M,允收该批,反之拒收之。

第二种
另一种方式是将最大允收不合格率M,利用某方式转换为一个以单位标准差数(Z值)表示之允收常数k值。于是抽n个样本,算出样本平均值与样本标准差s(分别作为m与s的估计值),再利用ZU = (U-X)/3σ (或ZL = (X-L)/ 3σ)(如σ已知)之方式将转换为单位标准差数,此时若离上限U(或下限L)愈远则ZU(或ZL)愈大,即表不合格率愈低,故在ZU ≧k(或ZL≧ k)时允收,ZU < k (或ZL < k)时拒收。ZU = (U-X)/3σ≧ k的允收基准可改为 X≦ U-ks = A,若样本平均 X≦ A允收送验批,反之拒收。
规准型---JIS Z9003表(单抽),
◎ 适用于标准差已知之情况,并规定α= 5%、β = 10%。
◎ 假设送验批之质量特性为常态分配,抽样表分为两部份---保证批平均值与保证批不合格率。使用如下:

m0 (希望合格批(生产者冒险率之观点)的平均值)
m1 (希望不合格批(消费者冒险率之观点)的平均值)
(m0 -> a = 5% -> Kα= 1.6449)
(m1 -> b = 10% -> Kβ= 1.2816)
(m1 – m0 )/( σ/n0.5 )= (Kα+ Kβ) = 2.9265
G0 = Ka / n0.5
1、单边规格
(1) 保证批平均值(G0法)
(A) 双方议定m0 、m1 。
(B) 决定送验批的标准差σ
(C) 决定抽样计划---利用抽样表决定样本大小n及系数G0。
a. 约定上限时(希望平均值低),即m0 < m1时,计算(m1- m0)/ σ值
b. 约定下限时(希望平均值高),即m0 > m1时,计算(m0- m1)/ σ值
c. 利用抽样表由| m1-m0|/σ值,得n及G0


2021/1/14 16:29:57
2021/1/27 17:05:39
2021/3/10 15:48:49
2021/4/8 14:42:32
2021/1/8 16:32:33
我们不单提供专业的软件与服务,我们同时也为客户系统的运行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分享我们在质量管理领域的相关经验与知识!